东南园艺

试验研究

  • 龙眼新品种‘晚香’的选育研究

    郑少泉;黄金松;蒋际谋;张泽煌;黄爱萍;许家辉;

    以优质、有香气、特晚熟的龙眼果实性状为主要育种目标,选育出优异的龙眼新品种‘晚香’。该品种单果重13.5g,大者可达15.0g以上;可食率67.9%~71.3%;含糖量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1.9%~22.6%,最高达24.6%;肉质爽脆、致密,化渣,汁液中,不流汁,极易离核;口感好,香气浓郁,极宜鲜食。在福州,果实10月中旬至11月下旬成熟;果实退糖非常缓慢,挂树期长,挂树期间其果实鲜食品质没有明显下降,仍具有良好的商品价值。晚香龙眼果实综合经济性状明显优于国内外晚熟龙眼主栽良种立冬本和苗翘,是一个很有希望的鲜食龙眼新品种,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2008年04期 No.147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 木菠萝ISSR反应体系的建立和优化

    王耀辉;叶春海;李映志;丰锋;

    以木菠萝为材料,研究了模板DNA、Taq DNA聚合酶、引物、Mg2+及dNTPs浓度对ISSR-PCR扩增结果的影响,得出木菠萝ISSR的较佳反应体系为:在20μl反应体系中DNA模板1.6ng.μl-1,Taq DNA聚合酶1.25U.(20μl)-1,引物0.24μmol.L-1,dNTPs0.2mmol.L-1,Mg2+2mmol.L-1,10×PCR缓冲液2.0μl。

    2008年04期 No.147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1K]

信息·广告_果树信息

学术研讨会论文专栏

  • 罗望子茶复合饮料的初步研制

    肖艳;黄建昌;文启照;

    以罗望子和茶叶为主要原料,研究罗望子茶复合饮料的加工工艺。结果表明,罗望子原汁适宜浸提条件为温度50℃、时间60min,茶的适宜浸提条件为温度25℃、时间30min;罗望子茶复合饮料营养丰富、芳香浓郁、口感怡人,罗望子绿茶复合饮料的色泽、气味和口感均优于罗望子红茶复合饮料。

    2008年04期 No.147 9-1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 打蜡及单果包对江津长叶橙果实品质的影响

    周心智;张云贵;张义刚;张;周广文;陈治远;刘显银;

    以江津长叶橙(Citrus sinesis.(L.)Osbeck)为试材,研究了打蜡及单果包对常温贮藏果实内外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34d后所有处理均能有效地减少果实失重,以薄膜保鲜袋单果包效果最佳;Water Wax、FMC8201、Decco Fruitshine402F、Zivdar Wax处理可明显地提高果实的亮度;打蜡处理引起的异味以亮度高的Decco Fruitshine402F及FMC8201处理较为明显;打蜡也能引起油胞下陷产生干疤痕。

    2008年04期 No.147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杧果抗冷害能力及腋花序再生力研究

    欧世金;任惠;黄台明;黄建芳;梁侠;巫燕;韦宇红;

    以杧果为试材,在经历2008年春长时间低温寡照之后,对15个品种的抗冷害能力和花序再生力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品种均受严重冷害,顶生花芽(或花序)大部分干枯死亡,仅金煌杧的抵抗力稍强;供试品种均具有腋花序再生能力,但品种间存在较大差异,再生力强的品种有农院14号杧、台农1号杧、凯特杧、金穗杧、紫花杧、桂热杧120号、桂热杧82号,较强的有红象牙杧、吉尔杧、秋杧、桂香杧,中等的有红金煌杧、金煌杧,较差的为贵妃杧和爱文杧;再生花序数与再生花梢率呈正相关。

    2008年04期 No.147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 用RT-PCR检测PRSV在番木瓜体内的运转

    麦丽芳;黄建昌;肖艳;

    以抗病突变体岭抗1号与穗中红番木瓜为试材,人工接种PRSV-Ys株系,应用RT-PCR技术检测PRSV在体内的运转。结果表明,感病品种穗中红接种后24h,即可在接种叶的未接种部位检出病毒,第10d在接种植株的各部位均可检出病毒;而在岭抗1号植株上,接种后直至第10d,仍未能在其他部位检测出病毒,表明岭抗1号具有阻碍病毒运转的能力。

    2008年04期 No.147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 石硖等3个品种龙眼果实成熟特性比较研究

    韩冬梅;潘学文;李荣;吴振先;李建光;曾婷;

    为探索龙眼果实成熟期间内外品质变化规律,明确成熟度的判断方法,以石硖、储良和古山二号龙眼为试材,比较研究了3个品种果实成熟期间重量、大小、果形、营养品质等性状指标的变化,提出以比熟度作为衡量果实成熟度的重要参考指标。结果表明,随着成熟度增加,果实重量、大小和还原糖含量逐渐增加,果形指数逐渐下降;可溶性固形物(TSS)、全糖和蔗糖含量变化呈阶段性特征,完熟时积累至最高水平;内果皮褐变在果实完熟后期发生并逐渐加重;除了品种固有特征差异外,3个品种在成熟时期与阶段性上存在明显差异,完熟时间石硖为花后100~105d、古山二号为花后95~100d、储良为花后105~110d,历时分别约10、10和15d,比熟度范围为9.1~10.0;各类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也表明,果实完熟后储良退糖较慢,石硖和古山二号较快。总之,3个品种果实成熟后衰老进程差异明显,储良较为缓慢,古山二号次之,石硖最快。

    2008年04期 No.147 2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7K]
  • 杂环脲类细胞分裂素混剂对白肉火龙果经济性状的影响

    李再峰;赵莉;刘圆;曹悦;谢梦觉;何春兰;黎世荣;周文;

    以白肉火龙果为试材,探讨杂环脲类细胞分裂素混剂对果实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果实纵横径和单果重均比对照有极显著的增加,以10mg.L-1喷2次处理效果最好;(2)果实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均极显著地高于对照,其中喷2次比1次效果好。

    2008年04期 No.147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茂名密植封行龙眼园蔽害治理实践与思考

    邓振权;邵光时;何高华;

    密植龙眼园过早封行荫蔽,单产低,效益差,管理成本高,不利于龙眼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荫蔽龙眼园进行不同间伐方式处理的实践表明:"一次完成法间伐"最能有效地培育半球形矮化立体树冠,增产幅度与潜力大。

    2008年04期 No.147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 云南热带亚热带果树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尼章光;黄家雄;刘光华;罗心平;解德宏;俞艳春;王美存;陈于福;陈华蕊;

    本文介绍了云南热带亚热带的自然气候特点、果树产业现状及主要分布,分析了云南热带亚热带果树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

    2008年04期 No.147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研究简报

  • 春见橘橙在福建省不同地区的引种表现

    温寿星;罗应贵;范新单;俞晓曲;黄镜浩;吴瑾;蔡子坚;

    通过高接换种方式,在福州、三明、南平、龙岩等地进行了春见橘橙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春见橘橙在上述地区表现适应性强,丰产性好,品质优良,迟熟,可在适宜区域推广。

    2008年04期 No.147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 金葡萄叶面肥对促进红地球葡萄着色的效应

    刘小灿;

    以红地球葡萄为试材,开展了金葡萄叶面肥对果实着色效应的试验。结果表明,金葡萄叶面肥500倍液对果实着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2008年04期 No.147 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 建宁青枣特征特性与分布

    黄新忠;陈小明;李忠才;张长和;

    建宁青枣是建宁县特有的地方枣品种,主要分布于建宁县及泰宁、宁化、明溪等县与建宁毗邻的乡镇,海拔290~750m的村庄房前屋后均有种植。建宁青枣树冠半矮化,树姿优美,适应性及抗病虫能力强,可食率92.4%~94.8%,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5%,维生素C含量20.4mg.(100g)-1,鲜食及观赏价值高,开发潜力大。

    2008年04期 No.147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 黄桃果实套袋试验

    李忠才;陈小明;张长和;钟秋珍;

    以硕锦3号黄桃为试材进行果实套袋试验,探讨套袋和脱袋时间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影响果实外观的前提下,适当推迟套袋时间可减轻对果实品质的负面影响;成熟前10~15d脱袋有利改善套袋果的内在品质;套袋果比未套袋果延后10d左右采收,可明显改善果实风味,增加单果重,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2008年04期 No.147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果树论坛

文献综述

  • 莲雾的产期调节

    胡晓雪;杨荣萍;陈贤;王家银;程竞卉;洪明伟;李文祥;

    产期调节是莲雾生产上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综述了莲雾的产期调节技术,为莲雾在我国其他地区丰产栽培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2008年04期 No.147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实用技术

果农园地

信息·广告